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4:45:11   浏览:80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办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 国家计划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办法

发布机构: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统计局/ 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日期:1993.07.13
生效日期:1993.07.13




第一条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规规定,经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下列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一)经县级以上(含县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依法需要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的其他企业。
(二)经县级以上(含县级)机构编制主管机关批准成立(含负责管理,下同),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事业单位。
(三)经县级以上(含县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四)经县级以上(含县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分法人代码和法人分支机构代码。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代码是法人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代码是法人分支机构代码。
第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工作的任务是划分代码区段,制作、分配和赋予代码,颁发代码证书,以及建立代码自动化管理系统。
第五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工作规范;
(二)指导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代码管理工作,协调和处理有关代码管理工作问题;
(三)对标准和工作规范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划分国务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负责赋予的法人代码区段和法人分支机构代码区段;
(五)制作并分配国务院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负责赋予的法人代码和法人分支机构代码;
(六)统一印制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证书;
(七)颁发经国务院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证书,并组织协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代码证书工作;
(八)建立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数据库。
第六条 国务院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按各自职能分别负责组织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赋予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工作规范,并制定在本系统实施的具体办法;
(二)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代码赋予工作;
(三)赋予由本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所授权限,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工作规范,并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具体办法;
(二)指导本行政区域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机关的代码管理工作,协调和处理有关代码管理工作问题;
(三)对标准和工作规范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划分本行政区域各级人民政府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负责赋予的法人代码区段和法人分支机构代码区段;
(五)制作并分配本行政区域各级人民政府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赋予的法人代码和法人分支机构代码;
(六)颁发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证书;
(七)建立属本行政区域各级人民政府管辖权限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数据库。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按各自职能分别负责组织属本行政区域各级人民政府管辖权限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赋予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有关的国家标准、工作规范以及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和所在行政区域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并制定实施的具体办法;
(二)指导市、县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或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代码赋予工作;
(三)赋予由本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
第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所授权限,负责属本行政区域人民政府管辖权限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证书颁发、管理以及建立代码数据库工作。
第十条 市、县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按各自职能分别负责由本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代码赋予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根据本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实际数量,向分配代码的标准化行政主管机关提出分配代码的申请。
第十二条 分配代码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报送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实际数量,再附加一定比例的备用余量划分代码区段,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714《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
团体代码编制规则》的规定,组织完成该区段代码的制作工作。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一季度以前将本部门上一年度划分的代码区段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各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分配给本机关的代码全部赋予完毕之前,向分配代码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追加分配代码的申请。
申请办法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未经分配代码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代码区段范围。
第十六条 各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分配代码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分配的法人代码和法人分支机构代码,向本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赋予法人代码或法人分支机构代码。代码的赋予顺序,按所分配
代码数值(不含校验码数值)从小到大次序。
第十七条 各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按有关规定,分别将所赋予的代码标注在有关登记证书或批准文件的明显位置。
第十八条 经注销(撤消)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各级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或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废置其代码。代码一经废置,不得重新赋予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第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在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批准成立30日内,到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申领代码证书手续。
第二十条 办理申领代码证书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有关登记证书和批准文件,并按规定填写《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申报表》。
第二十一条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交的有关登记证书或批准文件,对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填写的代码申报表内容进行审查,经核准后退还所提交的登记证书或批准文件,并分别颁发以下代码证书:
(一)对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代码证书》;
(二)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代码证书》;
(三)对具备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法人代码证书》;
(四)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代码证书》;
(五)对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法人代码证书》;
(六)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代码证书》。
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代码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代码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法人代码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代码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法人代码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代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具有同样法律
效力。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申请,可以颁发代码证书副本若干份。
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在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机构编制主管机关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变更、注销登记或批准变更、撤消后30日内,到颁发代码证书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换领或注销代码证书手续。
第二十四条 办理换领或注销代码证书手续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有关登记证书或批准文件,并按规定填写《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变更申报表》或《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注销申报表》,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核准后,换发或
收缴代码证书。
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申报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变更申报表》和《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注销申报表》格式,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六条 代码证书自颁发之日起4年内有效。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在有效期满后30日内,持代码证书的正本和副本到颁发证书的标准化行政主管机关办理换证手续。
第二十七条 代码证书是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获得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的凭证。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让和出借代码证书。对有上述违法行为的组织或个人,由颁发代码证书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进,并可通报批评;有关行政主管部
门可依据职权给予责任者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是强制应用的代码。代码应用的范围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计划、经贸、公安、财政、劳动、金融、统计、税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凡与本办法相违背的规定即行废止。



1993年7月1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外经贸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卫生部


财政部、外经贸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1995年10月30日,财政部、外经贸部、卫生部

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经贸厅(委)、卫生厅(局):
1994年7月颁布的《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实施一年多来,为提高广大援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援外任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管理办法》尚有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为此,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函告我们。

附件: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
根据财政部、外经贸部和卫生部1994年7月颁发的《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结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经调查研究,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一条 《管理办法》第二条适用于履行两国政府间协议,执行经济援助技术合作项目、管理合作项目、援外医疗队和军事援助任务且在国外连续工作时间90天以上(含90天)的出国人员。
执行上述援外任务、国外连续工作时间不满90天的出国人员,国外生活待遇标准执行财政部、外交部颁发的《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
实行承包责任制的经济援助成套项目的出国人员按《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
第二条 援外人员配偶按规定享受到驻在国探亲者,期限为两个月(不包括路途时间),国家提供生活费400美元。
上述探亲者,如系在境外公费留学、进修及有工资收入者,所有费用由本人自理。
援外人员符合探亲条件,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到第三国探亲,国际旅费由国家负担,国外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停发。
第三条 《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援外人员在国外连续工作满24个月后,从第25个月开始,每人每月加发20%的国外津贴”是指援外人员不享受或放弃探亲待遇(包括本人不回国探亲和配偶不到国外探亲),在国外连续工作满24个月后,从第25个月开始,按规定加发国外津贴。
援外人员探亲、配偶出国探亲或加发20%津贴的时间确定,按以下规定办理:1993年9月1日以前已在国外工作的,连续工作时间自1993年9月1日起计算;1993年9月1日以后赴国外工作的,自实际出国之日起计算。
援外技术组正、副组长按规定加发的10%津贴不作为在国外连续工作满24个月后加发20%国外津贴的基数。
第四条 援外人员赴、离驻在国途经第三国中转及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赴第三国出差时,在规定时间内,伙食费、住宿费和公杂费执行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其中赴第三国出差和赴驻在国途经第三国中转的人员,其国外津贴及艰苦地区补贴照发,但应扣减每人每天4美元伙食费,以冲减相应费用。
援外人员赴、离驻在国如需中转,单程中转时间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最多不超过3天、非洲和南美地区最多不超过4天。
第五条 援外人员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因公临时回国者,停发艰苦地区补贴,15天以内发给国外津贴,自第16天起停发。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因私(包括治病)回国,从离境之日起,停发国外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
第六条 援外人员因病住院期间,由医院提供膳食的,医院伙食标准每天低于4美元的,由个人负担;高于4美元的,个人负担4美元,其余由国家报销。
援外人员在国外期间生病全休(包括因工负伤)的,连续病假在60天以内者,国外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照发。超过60天的,原则上调回,特殊情况的报国内派遣部门处理。
第七条 援外人员医疗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公费医疗范围内的开支,不分级别,采用分段计算、分别由国家和个人负担的办法。
(一)援外人员在一个报销年度内医药费支出在180美元(包括180美元)以下的,全部由个人负担;
(二)援外人员全年医药费支出在180美元以上至480美元(包括480美元)之间的,其中的180美元由个人负担,超过180美元的部分由国家报销70%;
(三)援外人员全年医药费支出在480美元以上至5000美元的,其中的480美元按照上述(一)、(二)处理,其余的部分,由国家报销95%;
(四)援外人员全年医药费支出超过5000美元(包括5000美元)的,其中的5000美元按照上述(一)、(二)、(三)处理,其余的部分全部由国家报销。
第八条 为预防和治疗援外人员患疟疾、登革热、霍乱、伤寒、麻风病所发生的药品、医疗和防治费用由国家报销。因工负伤的治疗费由国家报销。
第九条 援外人员出国服装补助费,按下述办法发给:
(一)在国外工作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援外人员,其出国服装补助费,按《管理办法》发给。
(二)在国外工作不满两年的援外人员,其出国服装补助费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发给。
(三)援外人员已制装,因故不能出国者,应收回其所领服装费。
第十条 援外人员国外津贴、艰苦地区补贴,以美元计发。如全额发放美元有困难的,按结算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与人民币比价的卖出价计发给等额美元的人民币。
援外人员国外津贴、艰苦地区补贴如需折发驻在国当地币的,当地币与美元兑换汇率按结算当月外交部规定的美元与人民币、人民币与当地币的内部比价折算。
第十一条 援外人员国内为特一级中餐厨师的,按《管理办法》规定的技术工人系列一级标准计发。
援外人员国内为特二级中餐厨师的,按“管理办法”规定的技术工人系列二级标准计发。
援外人员国内为特三级或一级中餐厨师的,按《管理办法》规定的技术工人系列三级标准计发。
援外人员国内为二级或三级中餐厨师的,按《管理办法》规定的技术工人系列四级标准计发。
援外人员国内为三级(不含三级)以下中餐厨师的,按“管理办法”规定的技术工人系列五级标准计发。
第十二条 公私费用的划分
(一)下列费用由公费开支,项目已经实行包干的,在包干经费中列支:
1.置于公共场所的文体娱乐活动设施(如电视机、录相机、音响等)的购置、维修费用;
2.供集体使用的洗衣机、理发用具和烫衣用具的购置、维修及公共场所使用的杀虫药、灭蚊剂的费用;
3.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办理驻在国驾驶执照的费用;
4.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的聘用当地雇员的费用。
(二)下列费用由个人自理:
1.集体办理私人物品采购的一切费用;
2.因私长途电话费、电传费、传真费、及信件邮资;
3.在国外学习外语的一切费用。
国内派遣部门应根据《管理办法》和本“补充规定”,制定公私划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经批准因私用车,应按行使里程收费,收费标准每公里不得低于0.1美元,各专家(项目)组应建立因私用车登记制度。
第十四条 根据两国政府间的协议,受援国政府支付给中方有关人员的工资性收入和各项津贴收入,应全额上缴国家,不得擅自挪用。协议以外的各种收入,应70%上缴国家,30%可留给专家(项目)组集体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内各派遣部门确定。
受援国政府赠送给中方有关人员的实物,应比照国家有关规定酌情作价向个人收取。作价收入上缴国家。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1995年9月1日起执行。
1994年7月1日至1995年9月1日期间有关派遣部门参照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了公私划分等具体管理办法,如这些办法与《补充规定》相抵触,一律按本规定执行。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及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的通知

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及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的通知
1992年2月29日,国家教委


现将《中、小学校及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中、小学校及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校及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中、小学校及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设备的配备标准为:
(一)小学按《小学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配备;
(二)普通中学(含初中、高中及完全中学)按《中学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配备;
(三)中等师范学校按《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配备。
第三条 乡(镇)中心小学、初中电化教育设备的配备,一般不低于相应的二类配备标准。
第四条 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电化教育设备的配备参照本标准,按不低于中学二类配备标准进行配备。各校可按开设专业课的特殊需要,自行配备所需电化教育设备。
第五条 幼儿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电化教育设备的配备参照中等师范学校配备标准。
第六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配备学校电化教育设备,开展电化教学。
第七条 学校电化教育设备、设施建设的投资和经常经费应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还应把发展电化教育纳入到各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的计划中去,根据本地的财力条件妥善解决。
第八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学校电化教育设备管理,并做好电化教育软件的配套工作,充分发挥电化教育设备的效益。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标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具体标准,并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
第十条 本标准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小学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
------------------------------------------------------------------------------------------------------------
| | | | | 配 备 数 量 |
|序 号| 名 称 | 规 格 |单 位|--------------------------------------|
| | | | | 一 | 二 | 三 |
|------|--------------------|--------------------------|------|------------|------------|----------|
| 1 |书写投影仪 |250×250mm | 台 |18+(6)|10+(6)|4+(2)|
|------|--------------------|--------------------------|------|------------|------------|----------|
| 2 |自动幻灯机 | 135型 | 台 | (1) | (1) | |
|------|--------------------|--------------------------|------|------------|------------|----------|
| 3 |手动幻灯机 | 135型 | 台 | 2+(2)| 2+(1)| 1 |
|------|--------------------|--------------------------|------|------------|------------|----------|
| 4 |照相机 | 135型 | 台 | 1 | 1 | |
|------|--------------------|--------------------------|------|------------|------------|----------|
| 5 |透视幕 | | 幅 | 1 | 1 | |
|------|--------------------|--------------------------|------|------------|------------|----------|
| 6 |银 幕 |1500×1500mm | 幅 |18+(6)| 6+(8)|1+(2)|
|------|--------------------|--------------------------|------|------------|------------|----------|
| 7 |收录机 | | 台 |18+(4)| 6+(8)|1+(2)|
|------|--------------------|--------------------------|------|------------|------------|----------|
| 8 |立体声收录机 | 双卡 | 台 | 2 | 1 | (1) |
|------|--------------------|--------------------------|------|------------|------------|----------|
| 9 |录像机(或单放机) | VHS | 台 | 2+(1)| 1 | (1) |
|------|--------------------|--------------------------|------|------------|------------|----------|
|10 |彩色电视机 | 20″ | 台 | 2+(1)| 1+(1)| 1 |
|------|--------------------|--------------------------|------|------------|------------|----------|
|11 |话 筒 | | 个 | 2 | 1 | (1) |
|------|--------------------|--------------------------|------|------------|------------|----------|
|12 |录像带 |VHS E—120(空白)| 盘 | 30 | 15 | (8) |
|------|--------------------|--------------------------|------|------------|------------|----------|
|13 |录音带 | 60分钟(空白) | 盘 | 150 | 80 | 40 |
|------|--------------------|--------------------------|------|------------|------------|----------|
|14 |计算机 | | 台 |12+(6)| | |
------------------------------------------------------------------------------------------------------------
说明:
1.配备数量以每校18个班计,各地可根据学校规模适当增减,加括号的数量为选配的
数额。
2.按各校的不同情况,配备数量分三种方案:各方面办学条件均较好的学校按第一方案
配备,一般学校按第二方案配备,其他学校可暂按第三方案配备。
中学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
------------------------------------------------------------------------------------------------------------
| | | | | 配 备 数 量 |
|序 号| 名 称 | 规 格 |单 位|--------------------------------------|
| | | | | 一 | 二 | 三 |
|------|--------------------|--------------------------|------|------------|------------|----------|
| 1 |书写投影仪 |250×250mm | 台 |12+(6)| 8+(4)|4+(2)|
|------|--------------------|--------------------------|------|------------|------------|----------|
| 2 |自动幻灯机 | 135型 | 台 | (1) | (1) | |
|------|--------------------|--------------------------|------|------------|------------|----------|
| 3 |手动幻灯机 | 135型 | 台 | 6+(2)| 3+(2)| 1 |
|------|--------------------|--------------------------|------|------------|------------|----------|
| 4 |电影放映机 | 16mm | 台 | (1) | (1) | |
|------|--------------------|--------------------------|------|------------|------------|----------|
| 5 |照相机 | 135型 | 台 | 1 | 1 | |
|------|--------------------|--------------------------|------|------------|------------|----------|
| 6 |透视幕 | | 幅 | 2+(3)| 1+(2)| |
|------|--------------------|--------------------------|------|------------|------------|----------|
| 7 |银 幕 |1500×1500mm | 幅 |12+(6)| 8+(6)|2+(2)|
|------|--------------------|--------------------------|------|------------|------------|----------|
| 8 |收录机 | | 台 |12+(6)| 9+(6)| 2 |
|------|--------------------|--------------------------|------|------------|------------|----------|
| 9 |立体声收录机 | 双卡 | 台 | 3 | 2 | (1) |
|------|--------------------|--------------------------|------|------------|------------|----------|
|10 |录像机(或单放机) | VHS | 台 |6+(2) | 2+(1)| 1 |
|------|--------------------|--------------------------|------|------------|------------|----------|
|11 |彩色电视机 | 20″ | 台 |6+(2) | 2+(1)| 1 |
|------|--------------------|--------------------------|------|------------|------------|----------|
|12 |语言实验室 | 48座 | 套 | 1 | (1) | |
|------|--------------------|--------------------------|------|------------|------------|----------|
|13 |话 筒 | | 个 | 2 | 1 | (1) |
|------|--------------------|--------------------------|------|------------|------------|----------|
|14 |录像带 |VHS E—120(空白)| 盘 | 60 | 30 | 10 |
|------|--------------------|--------------------------|------|------------|------------|----------|
|15 |录音带 | 60分钟(空白) | 盘 | 240 | 60 | 70 |
|------|--------------------|--------------------------|------|------------|------------|----------|
|16 |计算机 | | 台 |45+(5)| | |
------------------------------------------------------------------------------------------------------------
说明:
1.配备数量以每校12个班计,各地可根据学校规模适当增减,加括号的数量为选配的
数额。
2.按各校的不同情况,配备数量分三种方案:各方面办学条件均较好的学校按第一方案
配备,一般学校按第二方案配备,其他学校可暂按第三方案配备。
中等师范学校电化设备配备标准
--------------------------------------------------------------------------------------------------------
| | | | | 配 备 数 量 |
|序 号| 名 称 | 规 格 |单 位|--------------------------|
| | | | | 教学用 | 实验用 |
|------|----------------------------|--------------------------|------|------------|------------|
| 1 |书写投影仪 |250×250mm | 台 |24+(8)|10+(2)|
|------|----------------------------|--------------------------|------|------------|------------|
| 2 |自动幻灯机 | 135型 | 台 | 2 |10+(2)|
|------|----------------------------|--------------------------|------|------------|------------|
| 3 |手动幻灯机 | 135型 | 台 |4+(10)|10+(2)|
|------|----------------------------|--------------------------|------|------------|------------|
| 4 |电影放映机 | 16mm | 台 | (1) | (1) |
|------|----------------------------|--------------------------|------|------------|------------|
| 5 |照相机(普通) | 135型 | 台 | 2(单反)|10+(2)|
|------|----------------------------|--------------------------|------|------------|------------|
| 6 |银 幕 |1500×1500mm | 幅 |24+(8)|10+(2)|
|------|----------------------------|--------------------------|------|------------|------------|
| 7 |收录机 | | 台 |24+(8)|20+(4)|
|------|----------------------------|--------------------------|------|------------|------------|
| 8 |立体声收录机 | 双卡 | 台 | 3 | 1 |
|------|----------------------------|--------------------------|------|------------|------------|
| 9 |立体声组合音响(带CD唱机)| | 台 | 1 | |
|------|----------------------------|--------------------------|------|------------|------------|
|10 |快速录音磁带复制机 | 1:3 | 台 | 1 | |
|------|----------------------------|--------------------------|------|------------|------------|
|11 |摄录一体机 | VHS | 台 | 2 | (1) |
|------|----------------------------|--------------------------|------|------------|------------|
|12 |录像机 | VHS | 台 | 4 | 4 |
|------|----------------------------|--------------------------|------|------------|------------|
|13 |单放机 | VHS | 台 | | 4 |
|------|----------------------------|--------------------------|------|------------|------------|
|14 |简单编辑录像机 | VHS | 台 | 2 | |
|------|----------------------------|--------------------------|------|------------|------------|
|15 |彩色监收两用机 | 20″ | 台 |6+(6) | 4 |
|------|----------------------------|--------------------------|------|------------|------------|
|16 |语言实验室 | 48座 | 套 | 1 | |
|------|----------------------------|--------------------------|------|------------|------------|
|17 |话 筒 | | 个 | 3 | 1 |
|------|----------------------------|--------------------------|------|------------|------------|
|18 |翻拍仪 | | 套 | 1 | |
|------|----------------------------|--------------------------|------|------------|------------|
|19 |投影片绘制工具 | | 套 | |20+(4)|
|------|----------------------------|--------------------------|------|------------|------------|
|20 |万用表·维修工具 | | 套 | 2 | 5 |
|------|----------------------------|--------------------------|------|------------|------------|
|21 |录像带 |VHS E—120(空白)| 盘 | 250 | 10 |
|------|----------------------------|--------------------------|------|------------|------------|
|22 |录音带 | 60分钟(空白) | 盘 | 500 | 80 |
--------------------------------------------------------------------------------------------------------